义乌风水大师赏析芦洲镇建筑环境文化特色
义乌广东惠州惠城区泸州镇四面环山是一块上吉的风水宝地,芦洲风水之名的寓意由芦岚村和三洲村各取一字而来。位于惠城区的东北部、东江中游河畔,东靠紫金县,北临博罗县观音阁镇,西接博罗县泰美镇,南连惠城区横沥镇。芦洲镇哪里风水比较好?
义乌芦洲镇三面环绕东江,背靠山脉,东江沿岸风景秀丽,秋香江两岸竹林迷人,江中小舟让人陶醉,山顶水库碧波荡漾,深山果园春甜桔更是极品,龙潭瀑布风景幽美,奇峰异石,银滩秀水比比皆是。
义乌芦洲镇是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山村小镇。它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芦洲镇为冲积小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
在流经惠州市芦洲镇的东江上,有个环境风水非常美丽的地方叫鹅塘洲
鹅塘洲风水宝地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离惠城区一个小时多的车程,是由东江冲击而成的小沙洲,是东江上的一颗明珠,四周环水,沙滩优美,空气清新。小岛面积4平方公里,岛内鸟语花香,绿树环绕,东江的两岸由一条石头路连通,如翡翠的颜色那般绿。看到这种绿,人的内心会不自觉地变得清凉。更是聚财旺运的风水气场,水在建筑环境风水里面代表财运、健康,这条翡翠般的河流更是绝佳的风水福地。
义乌鹅塘洲何以如此命名?
据说以前流传下来的说法是,每当发洪水时,整个小岛就会浮起来,使得小岛上的村民能幸免于难。而鹅的说法似乎也和惠州有关,广东惠州又称鹅城,传说古代有一位仙人骑着木鹅从远方飞来,看到惠州城山清水秀,西湖风光旖旎,幽静淡雅,便降落湖中不愿离去,木鹅化成一座山岭卧于湖畔,远远望去如飞鹅展翅,这座山就是“飞鹅岭”,因此惠州又被称作鹅城。
义乌芦洲镇内现今仍留存着角楼大夫第、花萼堂、青塘古井、“九龙衍派”祠堂等古建筑等大量的清代建筑,古色古香,建筑环境风水非常好。
惠州三古井:东坡井、梌井和准提井
东坡井是国内较少现存的、有史料考证并能确定准确位置的苏东坡遗迹,更是受到大家关注。据了解,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惠州,其原来的县城(即现在的桥东片)和府城(即现在的桥西片),除了宋代东坡古井外,还有两个名气较大的古井:隋代的梌井和明代的准提井。3口古井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均开凿在山上。
义乌据史载,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二日,苏东坡被贬惠州。1096年,苏轼买地数亩,筑屋20间于白鹤峰上,次年苏轼迁进新居。虽然苏东坡新居就在东江边,但由于白鹤峰是当时归善县县城的一个制高地,从峰顶下到东江河挑水也很艰难,地高水远,苏轼便雇人凿井,并作诗记之:“今朝僮仆喜,黄土复可抟。晨瓶得雪乳,暮瓮停冰湍。我生类如此,何适不艰难。一勺亦天赐,曲肱有余欢”。苏东坡新居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二月十四日落成。本想将此屋作终老之所,不想因一句“不辞长作岭南人”,让政敌章敦颇感不悦,于是苏东坡被再贬海南。搬入新居两个月后,苏东坡不得不与三子苏过仓促乘船离惠,赴海南贬所,白鹤峰新居则由长子苏迈携带家眷留守。直到4年后遇到大赦,留守白鹤峰的家属才随苏轼北上。苏家人离去后,惠州人把苏东坡白鹤峰故居改建成为东坡祠,成为惠州的人文地标。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了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竞相瞻仰之所,历代都有所修缮和营建。
义乌明代崇道山上准提井
义乌惠州西湖西岸的准提阁,明代立有一祠称元公祠,祀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明嘉靖十五年(1536),惠州知府史立模以南宋理学大师罗从彦配享周敦颐,遂改元公祠为崇道祠,此山亦改称崇道山。明清鼎革之际,惠州的士大夫以“遗民”自居,与新朝廷采取不合作态度,放弃仕途,纷纷逃禅出家,崇道山遂成为佛教道场,初名瑞开阁,因阁中供奉着准提菩萨,故又名准提阁。井口复盖着一个石螭首龟。螭首龟是专门驮石碑用的,为什么被用来覆盖该井井口?按惠州明末清初那段历史过程,这里有可能发生过一件不寻常之事。像晚清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西太后带着光绪西逃,临行时命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然后将井口用大石压盖着一样。由此,准提井亦有可能隐藏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中央政权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在东北崛起的满清军队双重打击下,迅速走向崩溃,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幸存的皇亲贵胄纷纷南逃,其中赵王及兴化、忠信、滋阳诸郡王及王室家属历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到惠州,寄寓惠州府城。永历四年(1650)九月,清兵围广州,陷惠州,南明惠州总兵黄应杰、道臣李士琏、知府林宗京等见大势已去,遂投降清军。黄应杰等献城降清后,肆无忌惮地诛杀前明诸郡王及其家属,古老的鹅城顿时陷入一片恐怖中。由于诸王妃姿色较好,其中兴化王妃庞氏被营将王世槐占有,后她先将自己四岁的女儿绞死及为丈夫立了牌位,然后以衣带自缢而死;忠信王妃郑氏被道臣李士琏占有,始终不从,后亦伺机自缢身亡,尸体被弃入江中;滋阳王妃被总兵黄应杰占有誓死不从,黄应杰怕她逃跑,遂裸其上衣,囚禁密室,最后王妃乘黄应杰不备,析下衣为缕引颈自尽,亦魂断惠州。在这四位王妃中,唯有赵王妃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