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大师古寺建筑规划和风水布局
华首寺原有的鼓楼、钟楼、大殿在文革期间都被砸毁,只留下残墙断壁。直到1987年才由香港同胞关耀昌先生募集巨资重新修建。新修建的华首寺有1万多平方米,游览时间需要1个多小时。主要佛教建筑有:望海观音、天王殿、万佛塔、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等。华首寺不仅佛教历史悠久,而且自然景观和摩崖石刻也数不胜数,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是“领南第一山”和“闻钟发省”。而最负胜名的自然景观是“飞云溅雪”瀑布和千年人面古树。
义乌华首寺又名华首台,位于罗浮山西南麓,背倚孤青峰,踞高临下,两翼有山环抱,称左青龙,右白虎,是著名的佛教胜地。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奉旨兴建,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据说当年有500花首真人聚集此地面得名华首寺。明万历年间,罗浮山佛教兴盛,有十八寺,华首寺被称为“第一禅林”。
义乌罗浮山佛道并存,和睦相处。兴盛时有九观十八寺,十八寺中以华首寺为第一禅林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距今1259年。相传有500华首真人会集于此而得名。
华首寺建筑风水规划讲究
华首寺主要佛教建筑有:望海观音、天王殿、万佛塔、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华首阁、等。华首寺不仅佛教历史悠久,而且自然景观和摩崖石刻也数不胜数,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是“领南第一山”和“闻钟发省”。而最负胜名的自然景观是“飞云溅雪”瀑布和千年银炼古树。
义乌罗浮山华首古寺:位于惠州罗浮山西南麓之华首台,海拔300米,背倚孤青峰,踞高临下,两翼青山环抱。称:左青龙,右白虎,是岭南著名的佛教胜地,历来香火鼎盛。唐朝开元二十六(公元738年)奉旨兴建,距今己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据传曾有五百华首罗汉游息于此地,故名华道台。宋时逐渐荒废,明宗祯中,罗浮名僧空隐禅师与高徒函罡(天然和尚),函可(剩人和尚)一起大兴土木重建华首寺。空隐禅师亲自为山门撰联:一门深入罗浮路,五百重登华首台。
义乌隐空禅师与徒弟在华首台大阐宗风,四方云游,闻风踵至,后函罡高徒令但和尚任华首台主持,增筑佛殿禅室,蔚然大观,海内外名流游罗浮者,必造访此地。
义乌明朝末年,罗浮山佛教兴盛时曾有十八寺二十二庵。岁月沧桑,华首寺原有的大殿、鼓楼、钟楼等在文革期间被毁,只剩残垣断壁,直到86年修复。
你对寺院的格局真的了解吗?你是否发现中国寺院的格局都有某种规律?进寺院拜佛时,有什么一定得注意的规矩?
寺庙朝向:
义乌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
义乌1、镇江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
义乌2、西藏大昭寺向西,小昭寺向东。
3、北京的大觉寺向东。
下面不做特殊说明,默认寺庙朝向为:坐北朝南。
义乌寺庙大概布局
义乌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
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pí)卢殿或藏(zàng)经楼(阁)、方丈室等。
义乌三门
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
义乌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
义乌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那是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影响的缘故。(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
寺院的门槛绝对不要踩,非常罪过。
进寺院时,走哪个门就看你在哪个门的位置了,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在左边就走左门,先迈左脚;在右边就走右门,先迈右脚。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走就可以。因为在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