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风水大师分享重阳节的讲究和禁忌
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庚子年(鼠年)九月初九,距离农历2020年重阳节还有3天),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芜湖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
重阳节的习俗你知道吗?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芜湖赏菊并饮菊花酒
芜湖每年的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尽孝的习俗你知道吗?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九九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
一首《常回家看看》曾经温暖了无数父母的心。重温一遍歌词,父母需要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常回家看看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芜湖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芜湖一辈子总操心只图个平平安安
芜湖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都很含蓄,父母与儿女间疏于精神和情感的交流,老人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这种行为真正的作用是对老人精神上的慰藉。如果子女不能够常回家看看,经常打个电话,“妈,您身体还好吗?”“爸,晚上睡觉关窗户!”同样会让老人高兴很久。行一老师告诉大家一个人的孝道就是你最好的风水和福报!
芜湖揭秘中国传统文化重阳节的讲究和禁忌
芜湖重阳节禁忌你知道吗?
芜湖忌送菊花 虽然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可别以为重阳节就应该送菊花。菊花在老一辈心中是祭花,是赠给死者表达哀悼的鲜花。若送一束菊花给老人,很可能让老人家很生气,误解你送花的意思。
忌煮饭 过去传说“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过节这天要让老母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当时没能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就拿这个俗语来吓唬人。
芜湖以上风水知识仅供参考,重阳节在中国流传很久了,提醒大家重阳节这天不妨回家陪伴以下家中的父母,尽孝道,做善人,就是你最好的风水和运势。天气非常冷了多关心父母。做人就像大树一样不能忘根,无论你过的怎么样都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