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风水大师揭秘元宵节习俗
2019年02月19日,星期二,己亥年丙寅月丁亥日,元宵节是2月19日,在此行一老师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元宵节别忘记吃汤圆哦!
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和讲究?下面由温州皇级派风水大师李行一简单的给大家讲讲!
温州皇级派风水大师李行一告诉大家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桐乡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桐乡广州元宵节的花灯是非常值得看的,就在广州越秀公园里面,在浙江温州,元宵节晚上有礼佛祈福的习俗,元宵节晚上要吃汤圆和麻糍的习俗!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桐乡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汤圆在传统文化里面象征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现在由于很在游子远离他乡,在温州或者其他地方工作,元宵节这天晚上吃一碗汤圆是对家人的思恋,不过最近浙江春雨绵绵,元宵节晚上可是看不见月亮了!
桐乡元宵节还有一个由来就是源于佛教!
桐乡元宵节还源于佛教
“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说法。在佛教教义中,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菩萨藏经》),‘为世灯明最福田’(《无量寿经》)。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在佛教传说中,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东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灯便蔚然成风。”
桐乡元宵节习俗有:
桐乡吃元宵是最有代表性的习俗之一了,每逢元宵节各种馅料的元宵都是大热门。在古代元宵比较单一,现在的元宵有豆沙馅儿、芝麻馅儿、果仁馅儿、甜的咸的应有尽有。烹饪方法也不再是单一的水煮,大家可以油炸、煎炒等等。吃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对农历新的一年也是美好寄望。
桐乡元宵节猜灯谜
这个我们都不陌生。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都会以这种方式来庆祝。这个传统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仍然被我们采用。猜灯谜又称打灯谜,因为其趣味性十足,又包含了传统的文化知道,备受大家的欢迎。灯谜由三部分组成,“谜面”、“谜目”和“谜底”,缺一不可。“谜面”即告诉猜谜者的条件,也是猜谜者思考的依据;“谜目”是限定所猜的是哪类事物,即答案所属的范围;“谜底”则是答案了。在这里温州皇级派风水大师李行一告诉大家在古代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特别是对于女孩子来说,以前的女孩子一般都不能上街的,而元宵节这天就不一样了,很多单身的男女都一闹元宵,猜灯谜来相遇另外的一般,据说以前只有皇亲国戚才可以出来闹元宵,后来由皇帝开恩才允许老百姓出来闹元宵的哦!
桐乡看灯展
元宵节的夜晚是绚丽且热闹的,每逢正月十五,闹花灯看灯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西汉开始就传承到现在了呢。到了正月十五,大街小巷都会挂满灯笼,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灯笼装扮整天大街。有小朋友喜欢的动物,也有大人们叹为观止的宫灯等等。
吃汤圆
这个习俗是最久远的习俗,也是我们元宵节最比必不可少的习俗。元宵其实就是汤圆,只是北方的习惯叫法,汤圆是南方的习惯叫法。对于元宵吃汤圆,有着团圆和美的美好寓意,而我国也最为注重家庭团圆这一层面,所以在元宵节这天吃汤圆是我们对生活,对家庭最美好的祝愿。
古人是这么过元宵节的
桐乡在古代,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的16天里,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外出的家人在这段时间都会回到家里,庆祝新年并团聚。农历正月十五以后,新年节日就算过去了,该开学的开学,该工作的工作,在农历正月十六以后,外出的人会继续工作或学习,陆续离开家回到工作或求学的地方。
元宵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秦以前。农历正月十五象征着冬天的过去和春天的到来。也是古代农民准备耕种的日子。在这一天,农民们首先祭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他们开始生火除草,驱赶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和农场周围的野生动物,而野草燃烧后的灰烬也可以作为肥料养护后期的农作物。因此,农民在农历正月十五已经有了用火的习惯。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五千年历史底蕴。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各种知识和文化习俗,而这些文化也在我们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上给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也正因为如此,我想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更加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也能学习认识到祖先传承下来的这些文化精华。
所谓风俗,就是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风气和后来养成的习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会进行总结。然后会有一定的生活规律,这就是风俗。
温州闹元宵,这些地方你不容错过!
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打太平鼓……各类迎元宵的民俗活动,在温州各地如火如荼这些地方你不得不知道。
温州瑞安曹村花灯节
桐乡时间:正月十三至十五
桐乡地点:瑞安曹村镇
桐乡自古以来,曹村镇便文风鼎盛,善耕善读,培育出了多位名家名士。
“神灯现,名士出”这句俚语已流传近八百年。与之相关的曹村花灯节与“中华进士第一村”的称号俨然成为曹村的金名片。历经多年的发展,周边市民在正月期间最为期待的盛会就是曹村花灯文化节。
桐乡温州瓯海泽雅周岙挑灯
时间:正月十三
桐乡地点:瓯海区泽雅镇周岙村
桐乡周岙挑灯已有400余年历史,被称作是浙南地区保存最好、最热闹、最有韵味的元宵灯会和民俗活动。
桐乡温州平阳鳌江划大龙
桐乡时间:正月十五
桐乡地址:平阳县鳌江镇
桐乡“鳌江划大龙”是鳌江镇乃至平阳县的一张国字号金名片,也是当地民间最为盛大的文化活动。民间相传,“鳌江划大龙”已有四百余年历史。鳌江古称“乌艚头”,地因渔人聚集成市,民间匠人以竹编、纸糊等工艺制作大龙,在上、中、下埠巡游,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渐成习俗。
温州泰顺元宵节百家宴
桐乡时间:正月十五
地址:泰顺县三魁镇、雅阳镇
桐乡泰顺县元宵节百家宴始于北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元宵节,你可以观赏很多民俗表演,如唱戏、舞龙、大安龙凤狮子灯、仕阳碇步龙、罗阳八宝灯、药发木偶戏等。
桐乡温州乐清蒲岐抬阁
桐乡时间:正月十五
桐乡地点:乐清市南岳镇、蒲岐镇
桐乡蒲岐抬阁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桐乡以本地历代积淀的文化底蕴为艺术背景,抬阁扮演的内容多是民间富有群众基础的古装戏剧,表演场景妙趣横生。现场还有踏高跷、笑戏、打倭儿炮,极具魅力,成了乐清民俗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
温州苍南蒲城“拔五更”
时间:正月初三开始至十七
桐乡地址:苍南县蒲城
元宵节晚上,鼓乐、炮仗声不绝于耳,精美的花灯目不暇接。
正月十六晚上的游街和抢红是“蒲城拔五更”活动的另一高潮。夜幕刚刚降临,东、西两庙鸣响铁炮,在吹吹打打声中,本庙的晏公神像被抬着穿行于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