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腊八节风水习俗
还记得小时候过腊八节的情景吗?在杭州有一句老话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浓浓味道越来越近了,怎样过腊八节你准备好了吗?你知道腊八节风水养生的讲究吗?今天我就简单给大家分享一点,仅供参考!
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庚子年(鼠年)腊月初八,距离农历2020年腊八节还有13天),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3-4]
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沈阳过了腊八就是年!除了喝粥,腊八节还有哪些习俗?
在杭州有这样一句谚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一到,意味着春节越来越近了。腊八节是一个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等习俗。
从先秦起,人们习惯在腊八节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活动,就是“逐疫”。
沈阳“逐疫”活动与古代的傩(即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有关,远古时期,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先民们的认知水平也比较有限,采用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
传说,腊八节是出自对岳飞的怀念。当年在朱仙镇,岳飞率部抗金,赶上数九寒天,老百姓们争相送粥,岳家军饱餐一顿后得胜归来,这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岳飞去世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八便用杂粮豆果煮粥,最后成为习俗。
腊八节有什么风水忌讳?讲究什么?
腊八节不回娘家按照过去的老说法,一年之中总有几天时间,出嫁了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说是忌讳,是有讲究的。进入腊月以来,第一个忌日就是腊八。腊八这天回娘家会对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后会趴着死。另外一种说法:“腊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辈辈还不起”,意思是会穷自己的家。有的说法甚至认为,在腊月里,腊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不可以在娘家过。
沈阳腊月不搬家从风水上说,腊月里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话,寒冷的气氛会阻隔家中的兴旺气氛,这听上去是有一定自然科学道理的。但是随着家居技术的提升,很多房子都已经实施了全屋供暖,不用像过去那样刻意请些朋友来新屋坐坐,旺旺人气。之所以有“腊月不能搬家”的说法无非是顾忌人住进去会手脚冰冷,对身体不利,而现在对于拥有家居暖气的人们来说,这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沈阳吃腊八粥不过午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这一天起“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已流传千年之久,但对于吃腊八粥这一习惯,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腊八粥不过午。每年腊八节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开始熬制腊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如果吃不完的话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吃,但是不能过中午,还有句俗语叫“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
腊八节将至,全国各地的习俗你知道多少?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
沈阳宁波腊八豆腐
沈阳腊八豆腐是宁波的传统小吃之一。在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就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八豆腐是宁波民间传统小吃之一。在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就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北京腊八面
沈阳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这样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出锅了。
沈阳杭州腊八豆
腊八豆是浙江杭州的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
沈阳温州腊八饭
腊八豆是温州的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