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水大师点评建筑环境风水格局
丽水淮阴区因古代县域在淮河南岸(水之南为阴的地理环境风水特点)而得名,是有2300余年历史的千年古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故里。淮阴区风水宝地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平原的中心,南濒洪泽湖(赵集镇洪湖村挡浪堤向南延伸7千米),东到王兴镇盐西电站隔盐河与涟水保滩相邻,北至徐溜镇冯庄村隔六塘河与沭阳县钱集相望,西到竹络坝电站隔大运河与泗阳县毗邻。
丽水夏,淮阴以淮河为界,分属徐、扬二州之域。商周史籍称为东夷、淮夷之地。
丽水韩信故里
丽水韩信故里
春秋末,属吴。吴被灭后属越。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
丽水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一说属东海郡,也称郯郡)。
西汉初,分出淮阴县西南地域置富陵县(今洪泽湖内和洪泽、盱眙的部分地区)。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十一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取消,仍称淮阴县。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富陵为其属县。
新莽,改淮阴为嘉信,并改临淮郡为淮平郡。
丽水东汉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县属之,且撤富陵县,其地入淮阴县,永平十五年(72年)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名废除,仍为临淮郡,淮阴属之。
淮阴区地貌形态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以废黄河为分水岭,向南北两侧逐渐倾斜低洼。运北地区,海拔10—12米,其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微波形斜面,而其中有部分洼地(夏家湖地区),海拔仅9—10米。运南地区,海拔在14—16米之间,称做西南高平原,其地势由北向洪泽湖边呈波状倾斜。
这样的风水师应是易挣到钱的,家里搞得还不错的。
江苏淮安“风水好的”的古镇既然是??
“梦里西塘,富土同理”,江南古镇,但它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都十分熟悉,而他们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这个地方的风水极好,在明清时期,就是这个小镇出了10名翰林70名进士和100多名举人,为这里的文化内涵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人们又称这里为“进士之乡”。
丽水河下古镇,又被称为“北辰镇”,其历史悠久,建于春秋时期,至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这里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现在古镇上还有很多明清时期遗留下的古建筑,风格鲜明,大部分的民居房都是民国时期建立的砖木结构,这里的老街,还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好的历史古街,其人文遗迹建筑数量令人惊叹不已,这里大概有100多条街巷,44座桥梁,还有60多座牌坊和祠堂寺庙,让人们流连忘返。
淮阴区风水宝地——韩侯故里
韩侯故里位于淮阴故城码头镇。这里作为汉淮阴侯韩信的故里,千百年来关于韩信的历史遗迹和纪念性建筑很多,而且是屡废屡建。
丽水韩侯故里建筑风水特点
淮阴侯庙相传在汉惠帝四年(前191)大赦天下,即令射阳侯刘缠(即项伯)为韩信建祠,后代有废兴,宋黄山谷诗云:“吾尝赊酒淮阴市,韩信庙前木十围”,足见其古。宋淮阴侯庙大约圮废于宋末元初。今淮阴侯庙重建于2002年5月,位于韩信湖南岸,北对湖水,寓意韩信背水列阵,用兵出神入化。其建筑为典型的汉代风格,由山门、庭院、回廊和大殿组成。山门面阔8.8米,进深5.6米,门楣横书“淮阴侯庙”四个大字,为谢冰岩老先生所书。两侧抱柱楹联:“仗剑辞淮市,桑梓留鸿,巨仁大义钦神鬼;登坛将汉兵,中原逐鹿,伟略奇谋烁古今。”庭院两侧是与主体建筑连为一体的回廊,廊内墙壁上镶嵌28块石刻画,画面选取韩信一生28个生活片段,每一块石刻画都是一个故事,生动而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