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洞头区建筑环境风水格局

海盐洞头区风水宝地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市辖区,是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洞头置县历史短,但开发历史悠久。据九亩丘出土文物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洞头列岛就有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为瓯越之地。

海盐秦,属闽中郡。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回浦县,隶会稽郡。东汉,建武元年至三年间(25-27),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遂为永宁县地,仍隶属会稽郡。

三国,属吴国,仍为永宁县地。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永宁县属之。

海盐洞头区建筑环境风水格局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立永嘉郡,以永宁县为郡治。宁康二年(374)分永宁县置乐成县,今洞头县境遂为乐成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改永宁县为永嘉县,隶处州,今洞头县境为永嘉县地。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

唐,武德五年(622),分括州置东嘉州,分永嘉县复置乐成县,今洞头县境又为乐成县地,隶东嘉州,武德七年(624),又撤乐成县并入永嘉县,今洞头境地复为永嘉县地。贞观元年(627),废东嘉州,永嘉县隶括州。高宗上元二年(675),分括州置温州,设州治于永嘉。载初元年(689),复置乐成县,隶温州,今洞头县境复为乐成县地。口外,是温州唯一的海岛区,拥有大小岛屿302个。

海盐洞头区哪里风水好?

洞头区侵蚀丘陵地貌分布广泛,约占全区陆地面积的91%。其中高丘陵(海拔25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大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中部和洞头岛的西部,山坡较陡,一般30-40°,特别是边缘地带,常有大于40°的陡坡或陡崖出现;顶部较平缓,坡度一般15-25°。最高山峰烟墩山位于大门岛,海拔高391.8米。高丘陵以凸型坡及直线型坡为主,部分地段为复合型坡。低丘陵(海拔<250米)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半屏岛、三盘岛、小门岛以及鹿西、霓屿、状元岙等岛的边角部位,山顶部较平缓,为10-25°,山坡坡度25-35°,局部坡麓地带有超过35°的陡坡及陡崖。低丘陵的山坡地形以凸型坡和直线型坡为主,局部为阶梯状复合型坡。堆积地貌主要分布于大门、洞头两岛,面积小,分布零星。其中洪积平原零星分布于大岛屿的沟谷及山麓地带,上游坡度10-15°,下游坡度3-10°。海积平原主要分布于洞头岛、大门岛及小门岛,在霓屿岛及半屏岛亦有小块分布,地势平坦。

海盐洞头区风水宝地——望海楼

海盐洞头望海楼风水宝地位于浙江温州市洞头区境内。望海楼乃1500年前南北朝时,永嘉郡守颜延之在洞头筑望海楼亭以观海景。公元825年,唐代诗人张又新任温州太守后,特地乘船寻楼并写诗纪游。

海盐洞头区建筑环境风水格局

海盐公元426年前后,永嘉太守颜延之率属下巡视温州沿海,对洞头的秀美山水称赞不已,特意在岛上筑望海楼,休息时前来观赏海景。过了400年,唐代著名诗人张又新任温州刺史。他追寻颜延之的足迹,前来洞头寻找望海楼,可惜当时楼已被毁,于是写了一首诗,诗的大意是:碧蓝的大海围绕青翠的山峰,多么美的景致!可惜前朝贤人构筑的楼亭找不到了,眼前一望无际的,是翻腾的波浪!

海盐颜延之雕像

海盐颜延之于公元434年任永嘉太守(当时温州称永嘉)。他称赞洞头山水秀美,特建望海楼以观赏海景。这尊石雕像就是纪念他的。雕像高5米,基座1.5米,泉州石雕成。颜延之左手拿书。对应他平日刻苦好学;右手捋胡,陶醉于洞头的美景之中。

海盐望海楼主楼的风水讲究你知道吗?

海盐望海楼风水朝向座北朝南,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楼层明三暗五,高35.4米。五层设有外围观景廊,楼顶部置4座小阁,呈众星拱月之势。五楼横匾“晋唐远韵”的风水寓意,以时间的概念,从人文环境风水的角度,阐明望海楼历史的悠远,传承的长远。三楼横匾“海日天风”由宁波沙孟海先生书法,以空间的概念,从自然的角度,赞颂望海楼凝山海之奇趣,聚风水气场日月之精华。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